措手不迭 cuò shǒu bù dié

abcd式
拼音cuò shǒu bù dié
注音ㄘㄨㄛˋㄕㄡˇㄅㄨˋㄉㄧㄝˊ
繁体措手不迭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措手不迭的解释
形容应付不及,措手不及,无法立即采取行动或反应。
出处

1.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薛明看见军伍散乱,心中着忙,措手不迭,被钟明斩于马下,拍马来夹攻徐福。”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汉军皆伏,起,争项王头,项王手下皆措手不迭。”
寓意
提醒人们要做好准备,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和应变能力。
列子

1.

突然下起大雨,大家措手不迭地寻找避雨的地方。

2.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他措手不迭地愣在原地。

3.

比赛中对方突然改变战术,我们措手不迭地应对。

4.

小孩不小心打翻了饮料,妈妈措手不迭地拿起抹布。

5.

地震发生时,人们措手不迭地逃离建筑物。

6.

那些衙役,把……等行李,~的搬进舱去。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三回

措手不迭的翻译
德语
überrascht
日语
対応が間に合わない
法语
pris au dépourvu
英语
caught off guard
措手不迭的字意分解
cuò
1:(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同本义。
3:废弃;搁置。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ié
1:(形声。从辵,失声。本义:交替,轮流)。
2:同本义。
3:停止。

措手不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uò shǒu bù dié)。abcd式组合,措手不迭意思是:形容应付不及,措手不及,无法立即采取行动或反应。 提醒人们要做好准备,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