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偃文修的解释
形容以武力压服,以文治修养。比喻用军事力量和文化修养来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
出处
1.
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2.
出自《汉书·贾谊传》,原文为:“偃武修文,天下大治。”寓意
强调在治理和管理中需要兼顾武力和文化修养,达到和谐发展。
列子
1.
公司的新任领导武偃文修,既能解决内部矛盾,又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2.
这个家庭的家长武偃文修,既能严格管教孩子,又能教导他们礼仪和知识。3.
团队的领导者武偃文修,既能带领大家完成艰难的任务,又能在平时关心大家的生活。4.
学校的校长武偃文修,既能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又能推动教育改革。5.
社区的管理者武偃文修,既能维护社区秩序,又能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武偃文修的翻译
德语
mit militärischer Macht und kultureller Verfeinerung regieren
日语
武力と文化の洗練をもって統治する
法语
gouverner par la force militaire et le raffinement culturel
英语
govern with military might and cultural refinement
武偃文修的字意分解
wǔ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7: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金属打击乐器。
9:继承。
10: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姓。
yǎn
1:(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2:同本义。
3:停止;停息。
4:倒下;倒伏。
5:厕所。
6:古地名 。在今山东省费县南。
7:姓。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xiū
1:(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同本义。
3:整修;修理。
4:兴建;建造。
5:整治。
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7:编纂;撰写;写。
8:设。置备。
9:循;遵循。
10:修订,修改,改正。
11:长。
12:高;大。
13:善;美好。
14:致送师长的酬金。
15:姓。

武偃文修,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ǔ yǎn wén xiū)。abac式组合,武偃文修意思是:形容以武力压服,以文治修养。比喻用军事力量和文化修养来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 强调在治理和管理中需要兼顾武力和文化修养,达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