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一而静的解释
形容一种心灵空虚、平和安静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出处
1.
《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2.
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文为'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后人引申为虚一而静。寓意
强调内心的宁静和专注,倡导一种平和的心态。
列子
1.
他在禅修中达到了虚一而静的状态,感觉心灵无比平静。2.
每天早晨,她都会通过冥想来达到虚一而静的境界。3.
书房里一片寂静,他终于在虚一而静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4.
在山间小屋里度假,他享受着虚一而静的时光。5.
通过瑜伽练习,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虚一而静。6.
外之得以窒吾听、杂吾目、扰吾天君者,以吾未得~之理也。 ★《宋史·赵汝谈传》虚一而静的翻译
德语
in einem Zustand der Leere und Ruhe
日语
空にして静寂
法语
dans un état de vide et de tranquillité
英语
in a state of emptiness and tranquility
虚一而静的字意分解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jìng
1:(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安静;宁静。
3: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4:没有声响;寂静。
5:干净,纯净。
6:善。
7:倦怠。
8:清理;使干净。
9:使安定。
10: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11:古州名。
12: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13: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14:真情。
15:姓。

虚一而静,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ū yī ér jìng)。abac式组合,虚一而静意思是:形容一种心灵空虚、平和安静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强调内心的宁静和专注,倡导一种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