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增颜汗 tú zēng yán hàn

abcd式
拼音tú zēng yán hàn
注音ㄊㄨˊㄗㄥㄧㄢˊㄏㄢˊ
繁体徒增顔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徒增颜汗的解释
形容因为无能为力或无计可施而感到羞愧,徒增汗颜。
出处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演变为“徒增颜汗”。
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他人的成就时要反省自己,激励自我提升。
列子

1.

面对朋友的成功,他只能徒增颜汗,深感自己的不足。

2.

看到孩子们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他不禁徒增颜汗,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

3.

在聚会上听到大家的成就,他徒增颜汗,觉得自己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4.

当同事们纷纷晋升时,他只能徒增颜汗,觉得自己还需多加努力。

5.

看到学生们的优秀作品,老师徒增颜汗,觉得自己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徒增颜汗的翻译
德语
sich schämen
日语
恥じ入る
法语
se sentir honteux
英语
feel ashamed
徒增颜汗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zēng
1:(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2:同本义。
3:厌恶。
4:扩大。
5:夸大,夸张。
6:山名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交界处。
7:高。
8:姓。
yán
1:(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印堂,两眉之间。
3:额头。
4:面容,脸色。
5:姓。
hán
1: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hàn
1:(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3: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4:出汗;使出汗。

徒增颜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ú zēng yán hàn)。abcd式组合,徒增颜汗意思是:形容因为无能为力或无计可施而感到羞愧,徒增汗颜。 提醒人们面对他人的成就时要反省自己,激励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