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xīn bù fù rén, miàn wú cán sè

abcd式
拼音xīn bù fù rén, miàn wú cán sè
注音ㄒㄧㄣㄅㄨˋㄈㄨˋㄖㄣˊㄇㄧㄢˋㄇㄛˊㄘㄢˊㄙㄜˋ
繁体心不負人麵無慚色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的解释
形容内心坦荡无愧于人,面容上也表现出无愧的神色。
出处
出自《礼记·中庸》:'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后演化为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寓意
强调内心坦荡和外在表现一致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正直无愧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他在考试中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因为尽力了,所以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2.

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后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3.

面对朋友的质疑,他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地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4.

即使犯了错误,只要真心悔改,也能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地面对。

5.

在比赛中输了,但他尽力了,所以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地接受结果。

6.

我~,有什么好怕的。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的翻译
德语
ein reines Gewissen und ein unerschämtes Gesicht
日语
心に負い目がなく、顔に恥じない
法语
une conscience claire et un visage sans honte
英语
a clear conscience and an unashamed face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的字意分解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2:同本义。
3:背负。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
4:背倚,背靠着。
5:抱持。
6:抱有;具有。
7:承担,担当。
8:背弃,违背。
9:又。
10:欠债;欠缺;缺少。
11:失败。
12:蒙受。
13:又如:负屈衔冤(受到冤屈);负讥(受到讥刺);负谤(蒙受责难);负霜(受霜;带霜);负忧(遭受忧患)。
14:辜负;对不起人。
15:又如:负国(对不起国家);负恩(忘恩;背恩);负负(对不起、对不起);负咎(抱愧)。
16:赔偿;补偿。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 bù fù rén, miàn wú cán sè)。abcd式组合,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意思是:形容内心坦荡无愧于人,面容上也表现出无愧的神色。 强调内心坦荡和外在表现一致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正直无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