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的解释
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和伤害,体现了一种宽容和高尚的品德。
出处
1.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寓意
倡导宽容和善良,强调用正面的方式化解矛盾和怨恨。
列子
1.
面对同学的误解,他选择以德报怨,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难题。2.
小李被朋友误会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以德报怨,继续关心朋友。3.
她在公司受到不公平对待,却选择以德报怨,努力工作赢得同事的尊重。4.
邻居家的孩子总是捣乱,但他以德报怨,耐心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5.
面对家庭矛盾,他总是以德报怨,用爱和宽容化解冲突。6.
君子不念旧恶,~。 ★宋·崔鶠《杨嗣复论》以德报怨的翻译
德语
Gutes mit Gutem vergelten
日语
怨みに徳を以て報いる
法语
rendre le bien pour le mal
英语
to repay evil with good
以德报怨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bào
1:(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同本义。
3:又。
4:报答,报酬。
5:报告,答复。
6:报复。
7:(fù)。奔赴。
8:报应。
9: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yuàn
1:(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同本义。
3:责怪;埋怨。
4:又。
5:讥讽。
6:哀怨。
7:仇恨,怨仇。
8:怨家。

以德报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dé bào yuàn)。abac式组合,以德报怨意思是: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和伤害,体现了一种宽容和高尚的品德。 倡导宽容和善良,强调用正面的方式化解矛盾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