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卷舒 jīng qí juǎn shū

abac式
拼音jīng qí juǎn shū
注音ㄐㄧㄥㄑㄧˊㄐㄩㄢˋㄕㄨ
繁体旌旗捲舒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旌旗卷舒的解释
形容旌旗随风飘动、展开和收拢的样子,常用来描绘军队或队伍的动态和气势。
出处

1.

《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2.

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为“旌旗蔽日,兵甲耀川”,后演变为“旌旗卷舒”。
寓意
象征着队伍的活力和动态,体现出一种集体行动的壮观景象。
列子

1.

在运动会上,各个班级的队伍旌旗卷舒,场面十分壮观。

2.

游行队伍经过时,旌旗卷舒,吸引了众多围观者。

3.

在庆典活动中,旌旗卷舒,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4.

每当看到旌旗卷舒,小明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军事电影。

5.

在露营活动中,孩子们看到旌旗卷舒,兴奋地讨论着接下来的游戏。

旌旗卷舒的翻译
德语
Banner flattern
日语
旗が翻る
法语
bannières flottantes
英语
banners fluttering
旌旗卷舒的字意分解
jīng
1:(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同本义。
3:古代旗的总称。
4: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5:表彰。
6:识别。
1:同本义。
2:泛指各种旗帜。
3: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4: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5:号令。
juǎn
1:(形声。从卩(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juàn)声。(quǎn)本义:膝曲)。
2: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3:席卷。
4: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5:断绝。
6:犹聚。
juàn
1: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2:试卷。
3: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quán
1: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2:诚恳。
3:美好的样子。
shū
1:(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2:同本义。
3:展现。
4:宣泄积滞,抒发。
5:徐;迟缓;舒缓。
6:舒畅。
7:宽;广阔。
8:古国名 。春秋时为徐所灭。后置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
9:徐缓。
10:姓。

旌旗卷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īng qí juǎn shū)。abac式组合,旌旗卷舒意思是:形容旌旗随风飘动、展开和收拢的样子,常用来描绘军队或队伍的动态和气势。 象征着队伍的活力和动态,体现出一种集体行动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