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abcd式
拼音hú yán luàn yǔ
注音ㄏㄨˊㄧㄢˊㄌㄨㄢˋㄩˋ
繁体鬍言亂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胡言乱语的解释
形容说话没有条理,语无伦次,毫无意义。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2.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你这厮胡言乱语,是何道理?”
寓意
提醒人们在说话时要注意逻辑和条理,避免毫无意义的言论。
列子

1.

他喝醉了酒,胡言乱语,说了很多没人能听懂的话。

2.

小孩发烧后,胡言乱语,让家长非常担心。

3.

他在会议上胡言乱语,完全没有准备好发言内容。

4.

听到这个荒谬的理由,她忍不住笑出了声,说他胡言乱语。

5.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常常胡言乱语,增加了角色的神秘感。

6.

你则管哩便~,将我厮花白。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

胡言乱语的翻译
德语
Unsinn reden
日语
たわごと
法语
parler à tort et à travers
英语
nonsense
胡言乱语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胡言乱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ú yán luàn yǔ)。abcd式组合,胡言乱语意思是:形容说话没有条理,语无伦次,毫无意义。 提醒人们在说话时要注意逻辑和条理,避免毫无意义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