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掳烧杀的解释
指奸淫、掳掠、焚烧、杀戮等罪行,形容极端残暴的行为。
出处
1.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又恐刘璋心变,故将诈取成都,奸掳烧杀,无所不为。”寓意
警示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暴行的不可饶恕,呼吁和平与正义。
列子
1.
小说中描写了敌军在村庄中奸掳烧杀,令人发指。2.
历史上记载,战乱时期,士兵们在城中奸掳烧杀,无恶不作。3.
电影里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敌军在占领区奸掳烧杀,令人心痛。4.
在灾难片中,匪徒们在小镇上奸掳烧杀,破坏了居民的安宁生活。5.
故事中,入侵者在村庄中奸掳烧杀,给居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奸掳烧杀的翻译
德语
vergewaltigen, plündern, verbrennen und töten
日语
強姦、略奪、放火、殺人
法语
violer, piller, brûler et tuer
英语
rape, plunder, burn, and kill
奸掳烧杀的字意分解
gān
1:干犯,抵触。
jiān
1:(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同本义。
3:伪。
4:(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5:同本义。
6:作乱或窃夺。
7:欺骗;作弄。
8: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lǔ
1:俘获;抓获。
2:抢取;舞弊敛财。
shāo
1:(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同本义。
3: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4:野火。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奸掳烧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lǔ shāo shā)。abcd式组合,奸掳烧杀意思是:指奸淫、掳掠、焚烧、杀戮等罪行,形容极端残暴的行为。 警示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暴行的不可饶恕,呼吁和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