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之子的解释
比喻对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视为自己的孩子。
出处
1.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2.
出自《诗经·小雅·小宛》中的“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后引申为收养别人的孩子。寓意
强调对别人的孩子如同亲生般关爱,体现人性的温暖和无私的爱。
列子
1.
她对养女螟蛉之子,关爱有加,视如己出。2.
他把朋友的孩子当成螟蛉之子,一起生活了多年。3.
虽然是收养的孩子,但他们对其螟蛉之子般疼爱。4.
这个家庭对领养的孩子,真是螟蛉之子般照顾。5.
他们把孤儿当成螟蛉之子,细心呵护。6.
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 ★清·钱彩《说岳全传》螟蛉之子的翻译
德语
Adoptivkind
日语
養子
法语
enfant adopté
英语
adopted child
螟蛉之子的字意分解
míng
1:螟虫,螟蛾的幼虫 。主要生活在稻茎中,吃其髓部,危害很大
líng
1:——“白蛉子”báilíngzi:一种小飞虫,比蚊子小,吸人畜的血,能传染黑热病。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螟蛉之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líng zhī zǐ)。abac式组合,螟蛉之子意思是:比喻对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视为自己的孩子。 强调对别人的孩子如同亲生般关爱,体现人性的温暖和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