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樽俎的解释
形容在谈判或交涉中运用策略,巧妙应对,使对方让步或达成共识。
出处
1.
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折冲御侮,樽俎折冲。'原意指在谈判桌上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寓意
强调通过智慧和策略在谈判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商务谈判中,他凭借丰富的经验,折冲樽俎,最终达成了一项有利的合作协议。2.
家庭聚会上,面对亲戚们的各种意见,他总能折冲樽俎,保持和谐的气氛。3.
在解决邻里纠纷时,他总是能折冲樽俎,让双方都感到满意。4.
在朋友间的争执中,他常常能折冲樽俎,化解矛盾。5.
在公司内部的协调会议上,他善于折冲樽俎,使各部门达成共识。6.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折冲樽俎的翻译
德语
geschickt verhandeln
日语
巧みに交渉する
法语
négocier habilement
英语
negotiate skillfully
折冲樽俎的字意分解
shé
1: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zhē
1:倒过来倒过去。
zhé
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曲折;弯。
4:反转;改变方向。
5:屈服;折服。
6:挫伤,挫折。
7:折合;抵当。
8:损失;减损。
9:毁坏。
10:汉字笔画名。
11:戏曲名词。元、明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每剧大都四折 。其中可单独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戏”。
12:折叠。
13:转折;曲折。
14:姓。
chōng
1:(形声。从水,中声。本义:向上涌流)。
2:同本义。
3:直上。
4:空虚。
5:平和;谦虚。
6:幼小。
7:(形声。从行,重声。“行”,意思是路。本义:交通要道)。
8:同本义。
9:古战车名。用以攻城。
10:冲击;冲撞。
chòng
zūn
1:(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2:往酒器里倒酒。
3:抑止。
zǔ
1:(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同本义。
3: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折冲樽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é chōng zūn zǔ)。abcd式组合,折冲樽俎意思是:形容在谈判或交涉中运用策略,巧妙应对,使对方让步或达成共识。 强调通过智慧和策略在谈判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