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同舟的解释
比喻敌对的双方因为共同的利益或面临共同的威胁而暂时合作。
出处
1.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2.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原句为“燕赵不相能,然皆畏秦,故合从相亲”。寓意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敌对的情况下,共同利益或威胁也能促使双方合作。
列子
1.
虽然他们平时不和,但这次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敌国同舟,合作得非常好。2.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两个社区的居民敌国同舟,共同抗灾。3.
为了保护环境,原本竞争的两家公司敌国同舟,共同推出了环保项目。4.
在家庭聚会上,两个平时不合的堂兄弟为了不让长辈难堪,敌国同舟,表现得很融洽。5.
在学校运动会上,两个班级为了赢得比赛,敌国同舟,共同努力。6.
~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同舟的翻译
德语
Feinde im selben Boot
日语
敵国同舟
法语
ennemis dans le même bateau
英语
enemies on the same boat
敌国同舟的字意分解
dí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zhō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同本义。
3:尊彝等器的托盘。
4:酒器名。
5:用船过渡。
6:姓。

敌国同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í guó tóng zhōu)。abcd式组合,敌国同舟意思是:比喻敌对的双方因为共同的利益或面临共同的威胁而暂时合作。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敌对的情况下,共同利益或威胁也能促使双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