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手捏脚 niē shǒu niē jiǎo

aabb式
拼音niē shǒu niē jiǎo
注音ㄋㄧㄝㄋㄧㄝㄕㄡˇㄋㄧㄝㄋㄧㄝㄐㄧㄠˇ
繁体搃搃手搃搃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捏手捏脚的解释
形容人拘谨不安、局促的样子,通常因为紧张或不自在。
出处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乘他身边伏侍时节,与他捏手捏脚,私下肉麻。”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黛玉听了,捏手捏脚的,急得不知怎样才好。”
寓意
提醒人们在紧张或不自在的情况下要学会放松,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表现。
列子

1.

在老师面前,他总是捏手捏脚,不敢大声说话。

2.

第一次参加聚会,她显得有些捏手捏脚,不知道该做什么。

3.

面试的时候,他因为紧张而捏手捏脚,表现得不是很好。

4.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显得捏手捏脚,显得非常不自在。

5.

当众演讲时,她捏手捏脚,显得非常紧张。

6.

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着,同他~,亲热了一回。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

捏手捏脚的翻译
德语
unruhig
日语
そわそわ
法语
agité
英语
fidgety
捏手捏脚的字意分解
niē
1:(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同本义。
3:握。
4:假造。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niē
1:(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同本义。
3:握。
4:假造。
jiǎo
1:(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同本义。
3:足的别称。
4: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帮手。
jué
1: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捏手捏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iē shǒu niē jiǎo)。aabb式组合,捏手捏脚意思是:形容人拘谨不安、局促的样子,通常因为紧张或不自在。 提醒人们在紧张或不自在的情况下要学会放松,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影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