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胜诛的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杀都杀不完,强调罪行之严重。
出处
1.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后人引申为罪大恶极,杀之不尽。寓意
强调罪行的严重性和不可饶恕性,警示人们要远离罪恶。
列子
1.
那个贪官的罪行真是罪不胜诛,令人发指。2.
他犯下的罪行真是罪不胜诛,简直让人无法原谅。3.
这个恶棍的所作所为真是罪不胜诛,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4.
听到他所犯下的罪行,大家都觉得罪不胜诛,实在是太可恶了。5.
他的行为真是罪不胜诛,简直是无法无天。罪不胜诛的翻译
德语
Verbrechen, die nicht zu zählen sind
日语
罪が数え切れない
法语
crimes innombrables
英语
crimes too numerous to mention
罪不胜诛的字意分解
zuì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3:罪人。
4:过失;错误。
5:刑罚。
6:捕鱼竹网。
7:归罪于。
8:惩罚;治罪。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zhū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7:又。
8:要求;索取。
9:讨伐。
10:铲除。
11:记述。

罪不胜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uì bù shèng zhū)。abcd式组合,罪不胜诛意思是:形容罪恶极大,杀都杀不完,强调罪行之严重。 强调罪行的严重性和不可饶恕性,警示人们要远离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