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忿的解释
形容极小的愤怒或怨恨。原指因小事而发怒,后也用来形容因小事而怀恨在心。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闻廉颇之言,臣自度决不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吾头与君,惟君裁之。'后人用以形容因小事而发怒。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怀恨在心,应当宽容大度。
列子
1.
他因为同事的一个小错误就睚眦之忿,实在是小题大做。2.
弟弟因为姐姐抢了他的玩具而睚眦之忿,气得直跺脚。3.
因为朋友的一个无心之过,她就睚眦之忿,再也不理他了。4.
小明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就睚眦之忿,真是太小心眼了。5.
她因为邻居家的狗叫了几声就睚眦之忿,觉得很不愉快。睚眦之忿的翻译
德语
Groll über Kleinigkeiten
日语
些細なことで恨む
法语
ressentiment pour des broutilles
英语
resentment over trifles
睚眦之忿的字意分解
yá
1:眼角。
zì
1:(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2:同本义。
3:眼眶。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fèn
1:(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愤怒,怨恨)。
2:同本义。

睚眦之忿,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á zì zhī fèn)。abac式组合,睚眦之忿意思是:形容极小的愤怒或怨恨。原指因小事而发怒,后也用来形容因小事而怀恨在心。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怀恨在心,应当宽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