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抬举的解释
形容不识趣、不领情、不懂得感激别人的提携或帮助。
出处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那些儿不好、”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不识抬举。'寓意
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他人的帮助,避免因不懂感激而失去机会或人际关系。
列子
1.
他帮了她那么多忙,她却不识抬举,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说。2.
老板给了他一个升职的机会,他却不识抬举,拒绝了。3.
朋友们都觉得他不识抬举,明明是好意,他却误会了。4.
她不识抬举,拒绝了大家的好意,独自一人离开了。5.
他不识抬举,别人帮他,他不仅不感激,还挑剔别人。6.
这贱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不识抬举的翻译
德语
undankbar
日语
恩を仇で返す
法语
ingrat
英语
ungrateful
不识抬举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tái
1:(形声。从手,台声。本义:合力共举一物)。
2:同本义。
3:高举,使升高。
jǔ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不识抬举,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shí tái jǔ)。abcd式组合,不识抬举意思是:形容不识趣、不领情、不懂得感激别人的提携或帮助。 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他人的帮助,避免因不懂感激而失去机会或人际关系。